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快乐到死九 (第1/3页)
快乐到死(九) “回陛下。”李林甫站了出来:“微臣去年初有幸得到了一本《梦枕诗集》,一读之下居然无法松手,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赵公子,两人一时间成了忘年交,举才不避亲,微臣这才大胆做了举荐人。” “居然连李爱卿也如此推崇,赵志,你的诗集呢,呈上来与我一观。”李隆基道。 赵志急忙从袖子里抽出诗集,递给过来的小太监。 李隆基打开诗集,笑眯眯的念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赵志,你还挺有些多愁善感的味道啊。” 赵志大汗:“回陛下,那个,那个草民认为,天下万物皆是有情,得情者方能看透情,看透情者方能得大道,故此这种,一试也是无妨。” “有点意思。”李隆基点点头:“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人选都提出来,朕一一考量。” “这就完了?”赵志大汗;“似乎还没能抓住李隆基的心啊。既然来了,那就要混个状元,不然自己这么天时地利人和,再叫人家抢了老大,可不是亏死了?” 李隆基冲台下扫了一眼,笑眯眯的道:“二十四位进士中,除去赵志就再无人才了么?再无人举荐?” “草民毛遂自荐!”赵志身后一男子越众而出,也是跨上一步,到了赵志身边跪了下来:“王阅。自以为无论是才华,经略,都不输任何人,苦在无人推荐,今日斗胆,毛遂自荐。” 赵志有些发愣。这样都行?急忙抬头看了看李隆基地表情,可惜距离太远。无法揣摩圣意啊。 “哦?这倒有点意思。”李隆基打开面前的书札,读了出来:“王阅,进士科成绩第二,问策文章第二,不错。不错。你刚刚说你自问才华,经略都不输任何人,倒是不怕有自夸的嫌疑哦。” 王阅急忙磕头:“回陛下,草民三岁识字,五岁起就熟读诗经,十岁上四书已了然于胸。十五岁各地寻遍,再无可读之书,后游历各地十年,研读道家经意五年,故此敢有以上一说。” “哦?”李隆基大喜,自以为发掘到了人才,更何况这个王阅读的是道经显然极对自己的胃口,不由的高兴了起来,语调中都露出了欢快之意。 赵志一听这个风情万种地“哦”字。心里可慌了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急忙举手道:“陛下,我也有话说。” “赵志?你有什么?”李隆基被赵志举手打断了话,微微不悦。 “回陛下,刚刚这位王阅说道自己无论什么学识都不输给任何一人,我倒不信了。”赵志低头道:“草民斗胆求陛下给个机会,容我问他几个问题。” 李隆基点头道:“好啊,要比试么,不过你若是问地问题难不倒他。你这个状元位置怕就不保了。” 赵志急忙道:“多谢陛下关心。草民现在问他三个问题,如果他尽数答了出来。我愿意退出状元之争夺。” “王阅,你以为如何?”李隆基冲王阅问道。 王阅可难住了,赵志这高姿态一摆出来,明显是站在了完全的主动,这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说赵志一输了赵志退出,自己输了自己退出,这样可大大不妙。王阅想了想,道:“回陛下,如果微臣回答不出赵公子的问题,那在下也想请教赵公子三个问题,如果赵志能回答的出来,在下不但退出,并且愿意拜赵公子为师。” 王阅此话一出,众人都是哗然,要知道那时候拜师是很严重的事情,王阅这手玩地也算漂亮了。 赵志听了整个就是一苦笑了:自己问的问题他是肯定答不出来了,可是他问的三个自己怎么答的出来?李隆基却已经笑道:“今天算是有趣了,好,朕给你们做公证,你们互相问吧。” 赵志无奈,只好问道:“我的第三个问题,你听好了,第一个,为什么打雷下雨的时候,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第二个,蝴蝶什么时候最危险?第三,现在又七千八百五十二个人,每人有七千八百五十二文钱,一起有多少文?” “赵志?你这出地是些什么问题?”李隆基笑问:“我以为你要问些什么策略啊,兵马啊,古书啊,典故之类的。” 赵志一躬身道:“回陛下,这第一个问题问的是大家都见过却都没注意过的问题,第二个,因为王阅说他游历各地十年,我想问问他卓越的见识。第三个问题只要是个账房都能算出来,不过关键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总不能等个半天再告诉我答案吧。” 李隆基笑道:“果然不按常理出牌,王阅,你可知道这三个问题?” 王阅知道咯屁啊,赵志一出问题王阅就知道自己被阴了,打雷下雨见的多了,可是到底哪个先哪个后自己都没注意,更别说为什么了。至于蝴蝶,哪里可怕了?最后一个总不能问皇上要个算盘当场来吧,问得皇上问了,只好无奈的道:“是啊,赵志公子出题过于出人意料,草民夸口了。” 李隆基也没出意料。打了个哈哈:“赵志,你先赢了三题,不过我倒是想问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赵志嘿嘿一笑:“因为眼睛在耳朵前面啊。” 李隆基微微一楞,旋即哈哈大笑。整个朝堂上也都哄笑起来,李隆基冲赵志指了指。贷要骂时,赵志接话到:“开玩笑了,其实眼睛所见地都是光,耳朵所听地都是声音,而光跑的比声音要快的多。所以虽然天上的雷公和电母虽然是同时打雷闪电,可是我们看见的和听见地却不是同一时间。” 李隆基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