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六章小伯爷莫怪我 (第1/2页)
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爷,莫怪我 尚之孝的几个家生奴的大喊让本就军心动‘荡’的清军更加难以支撑,在发现太平军的追兵上来后,能逃的都拔‘腿’逃了,跑不掉的,只能老老实实的扔掉武器,跪在地上投降。。: 。 许是战前太平军的高层有过‘交’待,正在追击的士兵看到那些跪地投降的清军后,并没有做出杀俘的举动,这让之前清军中传闻的太平军每战必杀俘的传闻受到冲击。很快,跪地投降的清军便越来越多,当中还有满‘蒙’兵。 有一个牛录大约一百多正白旗的满州兵在观望了一会后,也齐齐下马跪地投降。为首的佐领用满州话对作‘乱’的功间‘色’等人喊话,得到对方的认可后,那佐领欢喜的从地上跃起,然后对着手下兵丁说了几句。一众正白旗兵连忙去寻红‘色’的布条撒开绑在自己的胳膊上。实在找不到红布,就将被丢弃的两红旗军旗从杆子上扯下,一条条的撕开用上。 追击路过的太平军看到那帮满州兵胳膊上都裹了红布带后,竟是不再理会他们,此举让那些正白旗满兵更是心中大定。有一便有二,紧接着便有更多的两白旗兵有样学样,‘弄’来红布在战场上临时倒戈。倒戈之后的这些两白旗兵为了证明自己,也为向太平军献好,纷纷打马随太平军一起追击北退的清军,令得太平军的追击之势更大,也让清军的士气更受打击。双方的力量可以说是彼消我涨,但单从兵力来说,还是清军占据优势,只是士气全无,这兵马再多也是无用。 中线现在已经是彻底崩溃了,两三万清军集体脱离战场北逃,当中还有清军的主帅鳌拜,‘蒙’古亲王更是有好几个。左右二翼的清军也随之崩盘,在太平军的反击下,有向北逃,也有向东逃和西逃的。 正黄旗副都统雍贵等人原本是想随中军一起退回三湾大营太平军的骑兵都奔三湾大营方向而去,那些作‘乱’的两白旗兵也跟着一块去了后,雍贵不敢回三湾大营,于是带着部下朝西跑。 看到正黄旗满兵往西跑后,其余各旗满兵,‘蒙’军也都紧随其后,汉军绿营也跟了一大趟,远观过去,怕有上万人西逃。这让天中塔上观战的周士相眉头大皱,这上万清军溃兵西逃的路线正好是第五镇驻守的戴家庄一线,而第五镇发来的战报显示他们已经和清军‘交’战,战事打得很‘激’烈。在这节骨眼上,这上万溃兵虽无士气,可毕竟这么多人,真冲戴家庄奔去,‘弄’得不好第五镇就被他们给冲垮了。 有鉴于此,周士相火速传令,命调骑兵千余向西追杀那些溃兵,其余各部继续向北追杀,务必攻占清军的三湾大营。 “小伯爷,你慢点,这刀枪无眼的,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夫人还不把我皮给剥了!” 第三镇丙旅是和新二镇一起防守中线的主力,全线反击后,丙旅剩余的一千多将士立即从工事后跃出,踩着阵前那一百多米清军尸体铺就的道路向前猛冲。 叫喊“小伯爷”的是丙旅乙营的一个总旗,此人姓董,名天赐,辽东人,原是靖南藩下的一个普通士兵,在广州降了太平军后因为在‘潮’惠之战立了点小功,所以晋了小旗。前番第三镇在攻打江西赣州时,他又立下功劳,晋了总旗。 从前在靖南藩下时,董天赐有个外号叫“董二‘混’子”,这‘混’子是辽地的说法,指这人很不懂事,会犯浑,和地痞无赖差不多。因为第三镇中有不少靖南藩下的降军,故而董天赐的熟人不少,自然而然他这董二‘混’子的外号便也传了开来。 不过董二‘混’子人再‘混’,也知道他眼前的少年要紧的很,不但但是他的顶头上司卫尉,更是大明朝的归义伯,也是他从前在靖南藩下的少主人。因此看到耿小伯爷冲在前面,董二‘混’子很担心小伯爷会有什么意外,眼下己方是大胜之势,可谁敢保证这遍地的死尸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