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九十三章东风夜放花千树 (第2/2页)
家那远亲称呼此人为“明珠大人” 明珠大人正是在华亭西林禅寺被于百恩撞见的那位“纳兰兄”,满州正黄旗人,全名纳兰明珠,其祖父曾是叶赫部的统领,其姑奶奶是被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纳为妃子的孟古哲哲,而这位孟古哲哲是清太宗皇帝洪太的生母。换言之,洪太和明珠的父亲是嫡亲表兄弟。明珠本人也是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为妻,论辈份,是现在在北。京即位的康熙帝的姑父。 明珠是去年七月奉顺治皇帝之命潜来江南的,这几个月他一直在松江和苏州活动,私下联络了不少对太平军清欠心怀不满的士绅地主。一些举家逃往北地的江南士绅也出人出力协助明珠,甚至在明珠的组织下,这些逃往北地的士绅地主还组织了一支团练,准备一旦江南大乱,便配合清军杀回老家。明珠给这支团练起了个很贴切的名字——“还乡团” 赵祥伟到院子外时,有两个黑影靠近,见是他后,黑影迅速闪到阴暗角落。赵祥伟对此并不见怪,他知道这两人是一直贴身保护明珠大人的侍卫。听说这两个侍卫都是大清宫里的三等侍卫,而明珠大人本身则是一等侍卫。 一等侍卫可是大清了不得的官职,虽是侍卫,可一旦外放,都是能做一地督抚的大人物。明珠大人如今不过二十来岁,端的是年轻有为,若这次在江南立下大功,说不定回去之后能成为朝重臣。 对于大清能够再次渡江而来,赵祥伟是毫不怀疑的。明珠大人对他说的明白,他也看的明白,这一年多,太平军虽然在战场击败了大清八旗,但却是丧尽了人心。为了勒索浮财,太平军所作所为和当年的李自成流贼是何等相似。自古以来,士绅是统治基础,更是统治核心,还未听闻得罪士绅,丢了士绅之心还能坐稳江山的。 得人心者得天下! 贼秀才倒行逆施,江南士绅敢怒不敢言,终有一日,必群起而攻,叫他贼秀才不得好死! 想到明珠大人对自己的指点,想到将来大清恢复天下一统后,自己抱的是何等的满州重柱,赵祥伟不禁有些激动,他轻轻的推开院门,来到了正在翻看《南唐书》的明珠大人面前。 纳兰明珠喜好收藏古籍,是满州八旗权贵难得的藏书大家。这次在江南活动之余,他也不忘收集古籍。手这本《南唐书》是他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桌还放着半本他抄录的《南唐书》,字体端正,行流水,一看是不俗。赵祥伟注意到明珠大人抄本印有“xue砚斋”三字,暗道这或许是明珠大人的刻记。 “坐。” 纳兰明珠放下《南唐书》,笑着对赵祥伟点了点头。他对赵祥伟十分满意,这几个月来赵祥伟不仅为他提供了落脚和联络地点,还帮他收集了不少松江太平军驻军的情报,都是十分有用的。 见赵祥伟脸色有些迟疑,明珠便问他道:“有什么事吗?” 赵祥伟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道:“大人要小人买的竹竿都已齐全了,却不知大人何时要用?” “不急,万事虽已俱备,还欠东风。”明珠笑着摇了摇头。 “却不知东风何时有?” 赵祥伟迫切想知道明珠大人之前说的江南士绅齐动手的盛况何时来到,他已经按不住心头的激动,想早点加入这件大事。 明珠看了眼赵祥伟,微微一笑,并不答他,而是轻声吟了一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赵祥伟不明白明珠大人为何吟这首词,百思不得其解。明珠也不与他解释,只在那作一脸微笑状,脸满是神彩,直让赵祥伟佩服为天人。 “你的心思我明白,你放心,那一天,终会到来的。”明珠起身,轻轻拍了拍赵祥伟的肩膀,看着北方的星辰,淡淡道:“好生用心,我不负你赵家,大清也不会负你赵家。” “多谢大人!” 赵祥伟激动的起身,想向眼前这位自己小了一轮的明珠大人跪拜下去。院门却传来轻微的声音,紧接着一个人影走了过来。这人赵祥伟不识得,径直走到明珠身边,躬身道:“消息走漏了,马大龙他们提前发动了。” 傲骨铁心说 感谢五行四界、自由仁二位书友的100元打赏;感谢品酒论书的20元打赏;感谢你与我与它10元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