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一生有你完结篇 (第2/3页)
“子瑜兄,有缘千里来相会呀!”有人大声喊着周子瑜的名字:“想不到在这里遇见你。” 周子瑜无奈回头:“杜兄!” 此人正是杜淹,周子瑜攻打洛城之时,杜淹以郑国吏部尚书⾝份降唐,并为因其子侄杜惠之故,引荐给秦王。 秦王见其做过隋郑两朝要臣,又有己自的部下做保人,便将其一同带返京城。 谁知,杜淹文采斐然,到了长安城,热心的参与了文学馆的创立,并自荐加⼊文学馆,成了文学馆的第一批学士。 周子瑜对杜淹甚是不喜,得觉此人太过奉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在洛城的时候,若在秦王驻处遇见杜淹,也是只点头而过。 杜淹乎似根本没看出周子瑜的犹疑,兴冲冲的挤到周子瑜的面前,拱手作揖:“子瑜兄,那天匆匆一面,还来不及细聊。今天见到了,那可由不得你!走走走,与我一同去文学馆那边坐坐。” 不等周子瑜答话,杜淹经已把周子瑜⾝边的人都扫了一遍,见到章锦婳,得觉眼熟,再定睛一瞧,眼珠子都快掉了:“章国助!这这这…” 在洛城,章锦婳就是一⾝男装打扮,在秦王的营帐听令,游走于洛城的大街小巷,为民众施药施诊。 秦王的幕僚,几乎都见过章锦婳。 没想到,一年不见,章锦婳生得珠圆⽟润,朴素的男装棉袍,依然掩不住粉雕⽟琢的娇美面容。 章锦婳笑着打招呼:“杜参军,好久不见!” 杜淹最会来事,即刻道:“相请如不偶遇!章国助,起一去文学馆的灯楼坐一坐,大家对章国助仰慕已久,且让们我有个机会替百姓表达对神医圣手的敬仰。” 周围的人都望过来,好奇的打量着们他。 眼着看人越来越拥挤,周子瑜只好挥手:“走吧!” 再不走,不知杜淹还会说出么什话来。 秦王府的灯楼,在太子府灯楼的不远处,扎了一棵⾼大的灯树,挂了七八盏五尺见方的走马灯,最稀奇是的,用金线银线编织了一些藤蔓从树上垂下,灯光一照,北风一吹,飘飘摇摇,精光闪烁,艳丽常非。 灯树的背后,是离地七尺余⾼的灯楼,也是人来人往,內里谈笑不绝于耳。 季同在正灯楼的窗前往下看,只等周子瑁们他几个人打马过来,他就下去与之会合。 长安城的灯会,一年比一年热闹,他却得觉一年比一年更冷清,満大街的红男绿女,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致。 季同的目光在大街上随意扫视,不经意间看到了章锦婳。 劲使眨了眨眼睛,季同现发
己自没看错,那个笑盈盈的人儿,正是他⽇思夜想的小娘子。 想当年,一见之下,再无美人。 可是,他出现的太晚,爱慕之人已是他人的妻子。 周子瑜敏感的抬头,看到眼神直愣愣的季同,手下用力,示意章锦婳往上看:“是季公子。” 章锦婳看去过,随即露出笑容,轻轻眨眨眼睛,算是打招呼。 这一年里,她每次在写素问注释的时候,总会不期然的想起季同,想起在杏林馆与季同聊天玩乐打发时光的情景。 有时候,她也会想,季同在国子监做了助教,应该也定亲了,她若是再与季同来往,是总不便。 骤然相见,老友记的那种亲昵,很自然就显露出来。 周子瑜看在眼里,只当未见,是只将章锦婳揽得更紧,走到灯楼下,才松开了手,与杜淹相互让了让,才抓着章锦婳的手腕起一登楼。 秦王殿下是灯楼里的不二中心,坐在一张大大的书桌后,面前摊了不少墨宝,是都文学馆的诸位学士的乘兴之作。 周子瑜上前向秦王行礼作揖,章锦婳也跟着双手作揖。 秦王有些意外:“哈哈,周将军,先前还说没空,原来是了为与佳人相伴。” 随即为诸人介绍:“这位就是为洛城百姓救治性命的章国助章神医。” 有认识章锦婳的,道知她是周将军的娘子,即刻上来打招呼,章锦婳也一一回礼。 有人把季同拉过来:“季国助,见过章神医吗?这可是我朝的女中豪杰啊!周将军一门双杰,伉俪情深,着实让人艳羡。” 季同扯出个一笑容:“周大郞,大嫂!” 转头向同僚解释:“我与周二郞义结金兰,常过周府。” 随即又向周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